2018年第2期
2019/2/19 湖南建設人力資源網 點擊:5263
※領導講話※
在湖南省第六屆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暨第十二屆全國
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分區(qū)賽閉幕式上的講話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高東山
2018年5月13日
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湖南省第六屆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暨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分區(qū)賽經過三天的緊張角逐,今天在長沙理工大學圓滿落下帷幕,在此,我謹代表湖南省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廳向在競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選手和學校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為競賽付出辛勤勞動的裁判員和全體工作人員表示誠摯的謝意!向為競賽提供大力支持的湖南省路橋集團、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向為競賽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長沙理工大學表示衷心的感謝!
湖南省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是我省土木工程學科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團隊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最高水平學科競賽,今年競賽全省共有18所高校、10個獨立學院的77支代表隊參賽。與往屆相比,今年競賽特色更加鮮明:一是凸顯實踐性。加強了學校與企業(yè)、行業(yè)協會的緊密聯系,從賽題制定到競賽評判,均聘請知名企業(yè)專家參與,競賽題目為《竹質雙車道橋梁結構設計與制作》,確保競賽內容與工程實際結合更加緊密,綜合考察了參賽選手在土木工程材料、結構、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并讓參賽者的知識、創(chuàng)意和靈感能在結構的世界里完美呈現。二是增強創(chuàng)新性。在選手選拔上,每個學校在參賽前都進行了初賽,進一步擴大了競賽規(guī)模和影響力,并為全省土建專業(yè)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現智慧和能力的舞臺。在競賽評分上,我省在全國首次增設制作與加載效率得分,更加全面地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三是提高透明度。這次競賽增設了監(jiān)察組,由監(jiān)察組對競賽全過程進行監(jiān)督,并及時公布競賽信息,保證了參賽單位的知情權;細化雷同性評審規(guī)則,增加了競賽的透明度,保證了比賽的公正性。經過公平競爭,這次競賽共產生了一等獎8個、二等獎12個,三等獎18個,創(chuàng)意美觀獎3個,最佳制作獎1個和優(yōu)秀組織獎6個,達到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的。
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作為我省建設類高校比賽的知名品牌,近年來為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選拔了一大批優(yōu)秀選手,并在全國賽事上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2013年以來,我省共獲得全國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充分展現了湖南建設類高校的綜合實力和學生過硬的專業(yè)能力,擴大了我省土木工程學科的知名度,也為全省建設類高校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和教學實踐改革、加強高校與企業(yè)之間聯系、推動學科創(chuàng)新活動起到積極示范作用。從2017年開始,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進行了賽制改革,湖南省賽成為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的分區(qū)賽之一。通過本屆省賽,我省將選拔三所高校代表隊參加國賽。希望參加國賽的代表隊以此次競賽為契機,繼續(xù)夯實專業(yè)知識,提高實踐能力,錘煉意志品質,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爭取在國賽中再創(chuàng)輝煌。
老師們、同學們,千帆競發(fā)浪潮涌,百舸爭流正逢時!希望我省建設類高校以此次競賽為起點,在專業(yè)設置和人才培養(yǎng)方式上勇于開拓、大膽創(chuàng)新,為我省住房城鄉(xiāng)建設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培育后備力量;希望廣大教師立足本職、刻苦鉆研,培養(yǎng)出更多的復合型人才。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希望廣大參賽選手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用奮斗的青春書寫人生華章!
謝謝大家!
在全省裝配式建筑人才培育師資隊伍
高級研修班上的講話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人教處處長 陳宏
2018年5月21日
各位領導、老師們、學員們:
大家好!
根據發(fā)展裝配式建筑的人才需求,經省財政廳、省人社廳專家評定,省財政廳決定在2018年度專業(yè)技術人員專項培訓經費中給予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裝配式建筑師資培訓項目支持。省住建廳高度重視這次培訓,要求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認真制定方案,精心組織,確保培訓取得實效。在省直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今天全省裝配式建筑人才培育師資隊伍高級研修班順利開班了,在此我代表省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廳人事教育處向各位學員表示熱烈歡迎!向為培訓班提供大力支持的各位授課專家表示誠摯的謝意!向為培訓班付出辛勤勞動的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表示衷心感謝!下面,我就搞好這次培訓,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充分認識重要性,把握發(fā)展新航向
大力發(fā)展裝配式建筑是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的具體行動,也是推進建筑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對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huán)境污染、提高建筑產業(yè)科技含量和勞動生產效率、保障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具有重要意義。2016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印發(fā)了《關于大力發(fā)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建筑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意見》,《意見》都將發(fā)展裝配式建筑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性發(fā)展重點。為落實中央決定,我省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筑發(fā)展的實施意見》(湘政辦發(fā)〔2017〕28號),提出到2020年全省市州中心城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30%以上,其中長株潭三市中心城區(qū)達到50%以上,并將該任務列為對市州黨委政府的績效考核指標。發(fā)展裝配式建筑已經成為建筑業(yè)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
二、抓住機遇補短板 追趕超越求突破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裝配式建筑列入重點發(fā)展的十大新興產業(yè)之一,省住建廳多措并舉全力推動,2017年全省實施裝配式建筑項目721萬平方米,9家企業(yè)獲批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yè)基地,并成功舉辦了湖南“筑博會”,吸引32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qū)、20個外省市區(qū)參展參會,簽約金額600億元。從今年1月1日起,我省要求省會長沙湘江新區(qū)、長沙高新區(qū)、長沙經開區(qū)及內五區(qū)三環(huán)以內區(qū)域,新供地的商品房項目全部采用裝配式技術進行建造,單體建筑預制裝配率原則上不低于50%。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省裝配式建筑發(fā)展態(tài)勢較好,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但不可否認的是人才缺乏已成為制約我省裝配式建筑發(fā)展壯大的瓶頸。據統計,全國建筑產業(yè)化專業(yè)技術人才缺口已近100萬人,目前我省傳統建筑工人多為40歲以上的中年人,后繼乏力青黃不接,特別是裝配式建筑人才缺口較大,我省土建類職業(yè)院校在培養(yǎng)配式建筑所需后備人才上大部分處于空白。這既是我省的短板,也是土建類職業(yè)院校未來發(fā)展的方向,更是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與此同時,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推動裝配式建筑發(fā)展,湖南面臨著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的局面,我省如果不加大人才培養(yǎng)力度,就有可能被趕超。全省各土建類職業(yè)院校只有構建裝配式建筑人才培養(yǎng)標準體系、裝配式建筑職業(yè)培訓認證體系、裝配式建筑師資培養(yǎng)保障體系,才能夯實裝配式建筑人才培養(yǎng)基礎,才能以更加嶄新的姿態(tài)和實力來迎接未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三、增強歷史使命感,認真學習強弱項
興校必先興教,興教必先興師,師資培訓是培育裝配式建筑人才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參加這次培訓的都是全省土建類職業(yè)院校的專家教授,我們目的是通過培訓將在座的老師們打造成為最初的火種,通過你們把裝配式建筑的最新工藝工法、施工技術、評價標準,以最快的速度傳遞給每一位土建類職業(yè)院校的教師與學生,加強裝配式建筑管理人員、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儲備,充分滿足裝配式建筑快速發(fā)展的需求。為辦好這次培訓,省建設人力資源協作為“全國裝配式建筑人才教育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在進一步總結前4期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人員培訓班經驗的基礎上,優(yōu)化培訓方案,從課程設置、師資配備、時間安排等方面都進行了周密部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特別是此次培訓邀請了國內裝配式建筑的開拓者,國內最具規(guī)模和實力的綠色建筑制造商遠大住工的專家授課,希望大家通過此次培訓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同志們,發(fā)展裝配式建筑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希望全體學員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積極投身于裝配式建筑人才培養(yǎng)大潮中,我們相信星星之火,必將燎原。最后,預祝此次培訓班取得圓滿成功!
※工作動態(tài)※
全國裝配式建筑人才教育聯盟秘書長會議在我會召開
2018年5月24日,根據全國裝配式建筑人才教育聯盟的工作安排,聯盟第一次秘書長會議在湖南長沙召開。受聯盟秘書處委任,我會承辦此次會議的會務工作。聯盟秘書長單位北京市建設教育協會,副秘書長單位河南省建設教育協會、云南省建設勞動教育協會、陜西省建設教育協會、廣西建設教育協會、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建設教育協會和我會派員參加。
會議由聯盟秘書長、北京市建設教育協會汪小英同志主持。我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勝同志應邀出席會議,并代表協會歡迎全國各地的同行來到山水洲城、美麗芙蓉國。他簡要介紹了我會基本情況,希望同行們多指導,多留下寶貴經驗。上午,大家研究討論了貫徹聯盟2018年工作部署的有關措施,交流了裝配式建筑人才教育培訓經驗,下午,與會人員實地考察了全國裝配式建筑龍頭企業(yè)——湖南遠大住工PC構件廠、裝配式建筑項目工地。
(湘建人協)
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召開四屆五次理事會議
2018年4月27日,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四屆五次理事會議在長沙召開。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人教處副處長曾錚、副調研員張建明應邀出席會議,協會常務理事、理事、各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和協會秘書處部門負責人4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由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勝主持。
協會副秘書長張利同志向理事會作了題為《奮斗新起點,譜寫新篇章》的工作報告。報告從“加強黨建,引領協會發(fā)展方向;提升能力,應對脫鉤發(fā)展挑戰(zhàn);面向市場,拓展服務新領域;積極作為,創(chuàng)新工作;不忘初心,邁上服務新臺階”五個方面總結了協會2017年的工作,從“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黨的十九大精神引領新航程;理清思路、大膽創(chuàng)新,深入探索協會轉型新路徑;整合優(yōu)勢資源,凝心聚力努力實現服務質量新提升;以組織開展技能競賽活動為抓手,促進建設職業(yè)教育邁上新臺階”四個方面對2018年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
在會上,張利同志還就協會2017年度財務工作進行了匯報。周勝同志傳達了中國建設教育協會五屆四次理事會議精神并報告了協會常務理事變動情況以及增設裝配式建筑企業(yè)專業(yè)委員會的情況。
省住建廳副調研員張建明就近期與協會有關的工作作了說明。副處長曾錚在會上作重要講話。她充分肯定了協會2017年工作,對協會2018年工作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勇立潮頭。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攻堅克難,銳意進取,不動搖、不懈怠、不停步。二是認真思考,大膽探索,積極作為。思考如何適應新形勢工作要求、思考如何把握新時代發(fā)展方向、思考如何爭取新時期重視支持。三是迎難而上,因勢而動,轉型發(fā)展。堅持黨建為第一工程、堅持發(fā)展為第一要務、堅持務實為第一抓手、堅持服務為第一支撐。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抓好各項工作,為促進我省建設人力資源開發(fā)和能力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通訊員 陳英)
我會召開全省建設類院校施工技術專業(yè)應用技能創(chuàng)新發(fā)展座談會
2018年5月8日,我會在長沙召開湖南省建設類院校施工技術專業(yè)應用技能創(chuàng)新發(fā)展座談會。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勝、副秘書長張利、培訓部部長李建新、研究部部長熊子龍,西安三好軟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巍、技術服務部經理問世宏、區(qū)域經理張威金,山東新之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小珊及省內院校老師共60余人共同出席此次座談會。
座談會由周勝會長主持。
在會上,張威金經理介紹了第三屆全國建設類院校施工技術應用技能大賽參賽指南,使參會老師對第三屆全國大賽的組織形式、比賽內容、大賽軟件等各個方面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張巍董事長為與會嘉賓及老師作虛擬仿真技術在建設類院校實訓實踐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新應用的報告。報告從企業(yè)需求出發(fā),采用虛實結合的一體化理念,為建設類院校教學實訓開展提供了整體的解決方案,方案能助力建設類院校教學實訓和人才培養(yǎng)工作。問世宏經理為大家?guī)淼谌龑脟惔筚惼脚_及平臺操作的介紹,西安財經學院李偉紅老師帶來全國大賽參賽經驗分享,山東新之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小珊教授介紹了第三屆全國大賽裝配式仿真實操賽項的基本內容。
當日下午,與會嘉賓及老師參觀了由西安三好軟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的長沙建筑工程學校情景化實訓基地,并交流了實訓基地建設經驗。
此次湖南省建設類院校施工技術專業(yè)應用技能創(chuàng)新發(fā)展座談會,同時也是第三屆全國建設類院校施工技術應用技能大賽的賽務交流會。通過此次座談,以期搭建我省建設類院校施工技術專業(yè)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交流平臺,同時幫助省內建設類院校理解和貫徹第三屆全國大賽文件要求,指導報名參賽等工作,促進各院校提升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
(湘建人協)
※技能競賽※
“湖南路橋杯”湖南省第六屆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
暨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分區(qū)賽
在長沙理工大學成功舉行
5月11日至13日,“湖南路橋杯”湖南省第六屆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在長沙理工大學云塘校區(qū)體育館舉行,本次競賽是由湖南省住建廳、教育廳聯合主辦,湖南建設人力資源協會、長沙理工大學共同承辦,湖南路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全程冠名贊助,來自中南大學、湖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28所高校的77支隊伍231名本科學生參與本次角逐。
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是教育部確定的全國九大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是土木工程學科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團隊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最高水平學科性競賽,也是納入中國高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暨學科競賽評估的18個本科組競賽項目之一,被譽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本次競賽題目是:竹質雙車道橋梁結構設計與制作。賽題以橋梁結構為背景,主要目的是考察橋梁結構在小車移動荷載作用下的承載能力和跨中極限承載能力,使學生通過競賽活動能運用專業(yè)知識做出合理橋梁結構設計。
本屆湖南省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于2018年1月開始啟動,各高校均組織全校學生參加選拔賽,省賽初賽(校內選拔賽)規(guī)模達885支隊伍,總參賽學生數為2655人。與往屆省賽相比,本屆競賽具有鮮明的特色:一是從今年開始,省賽也成為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的分區(qū)賽之一,通過本屆省賽,我省將選拔三所高校代表隊參加2018年國賽,進一步擴大了競賽的影響。二是與企業(yè)、行業(yè)協會緊密合作,從賽題研究制定到競賽評判,均聘請湖南路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專家參與,使競賽內容與工程實際緊密結合。三是創(chuàng)新比賽規(guī)則,全國首創(chuàng)增設制作與加載效率得分環(huán)節(jié),使競賽考察學生綜合能力更全面,比賽全程設置監(jiān)察組,及時公布全部競賽信息,細化了雷同性評審規(guī)則,增加了競賽的透明度,擴大了參賽單位的參與度和知情權,確保了競賽的公開、公平與公正。四是競賽規(guī)模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省賽初賽和總決賽的隊伍有所增加,給在校學生展現智慧和能力的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也吸引了外省高校師生前來觀摩學習。
在競賽閉幕式上,本屆評委專家委員會主任、湖南大學沈蒲生教授對本次競賽作點評。他認為各參賽高校高度重視,比賽題目有新意,今年現場制作模型77個,數量為歷屆之最,且制作精美,現場試驗精彩。長沙理工大學副校長葉澤代表長沙理工大學致辭。他對競賽組委會的傾情付出、對全省各參賽高校的高度重視、對湖南路橋集團等企業(y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競賽對促進全省高校交流、對提升土木類人才培養(yǎng)質量意義重大。湖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副廳長高東山高度評價了我省參加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取得的輝煌成績。他希望我省高校建設類專業(yè)在專業(yè)設置、人才培養(yǎng)方式上要勇于開拓,大膽創(chuàng)新,為我省住房與城鄉(xiāng)建設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培育后備力量;希望廣大老師立足本職刻苦鉆研,培養(yǎng)更多高水平復合型人才。湖南路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宏偉對本次競賽的圓滿成功、對參賽選手的精彩表現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湖南路橋將不斷增強企業(yè)核心競爭力,以“路橋湘軍”的情感與使命,以“創(chuàng)新、誠信、一流、奉獻”路橋精神,不斷助力湖南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最后,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葛建中宣布競賽結果。本次競賽共有18所普通高等學校和10所獨立學院的77支代表隊參加,經競賽評委專家委員會評審,省教育廳、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審定,共評出一等獎8個、二等獎12個、三等獎18個,最佳制作獎1個,創(chuàng)意美觀獎3個,優(yōu)秀組織獎6個。
(通訊員 付果)
“湖南路橋杯”湖南省第六屆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暨第十二屆
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分區(qū)賽獲獎名單
序號 |
學校名稱 |
作品名稱 |
參賽學生姓名 |
指導老師 |
獲獎名稱 |
||
1 |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 |
天塹橋 |
徐鈺鈞 |
黃志友 |
羅臺邦 |
付 果 |
一等獎 |
2 |
吉首大學 |
J-21 |
何 鈺 |
李海峰 |
曾 杰 |
王子國 |
一等獎 |
3 |
長沙理工大學 |
緣分一道橋 |
焦立人 |
王子建 |
駱蘭迎 |
付 果 |
一等獎 |
4 |
南華大學 |
一柱擎天 |
趙 琦 |
張順洪 |
龔 成 |
董 騰 |
一等獎 |
5 |
湖南科技大學 |
奇異奧 |
劉 恒 |
張翰林 |
李佐洋 |
汪建群 |
一等獎 |
6 |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
通途 |
黃娟娟 |
王駿林 |
鄒 黎 |
張新勝 |
一等獎 |
7 |
南華大學 |
大熊橋 |
鐘鵬程 |
鄧麗君 |
熊燕妮 |
伍瓊芳 |
一等獎 |
8 |
南華大學船山學院 |
潤澤橋 |
周 坤 |
汪玲 |
王潤澤 |
方耀楚 |
一等獎 |
9 |
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 |
冕 |
楊超凡 |
夏夢龍 |
李 志 |
唐響亮 |
二等獎 |
10 |
湖南文理學院 |
骉 |
周 垚 |
張志堅 |
田攀登 |
唐響亮 |
二等獎 |
11 |
湖南文理學院 |
蒂 |
李 樽 |
劉世偉 |
彭 亮 |
楊 光 |
二等獎 |
12 |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
龍門大橋 |
董 霜 |
朱銀燕 |
畢 欣 |
陳 敏 |
二等獎 |
13 |
邵陽學院 |
盼歸橋 |
張 成 |
李航飛 |
盧代線 |
宋 娟 |
二等獎 |
14 |
湖南大學 |
忘川橋 |
陳華暉 |
張旭 |
黃敏慧 |
周 云 |
二等獎 |
15 |
湖南理工學院南湖學院 |
希望門 |
喬萬鑫 |
谷洪林 |
張俊朋 |
王瑋瑋 |
二等獎 |
16 |
南華大學 |
斯年橋 |
王云艷 |
孫瑞康 |
貝一鳴 |
彭楚澌 |
二等獎 |
17 |
湖南工業(yè)大學 |
中承映月 |
羅金明 |
庹潔茹 |
歐明福 |
鄭 輝 |
二等獎 |
18 |
湖南文理學院 |
雄 |
夏志強 |
丁思宇 |
王海波 |
江德明 |
二等獎 |
19 |
邵陽學院 |
龍騰資水 |
范會權 |
楊維強 |
龍利淵 |
賀海斌 |
二等獎 |
20 |
湖南工程學院 |
梯形索橋 |
甘馥碩 |
鄧人睿 |
陳勝嵐 |
肖春云 |
二等獎 |
21 |
中南大學 |
鴻星 |
王雪霞 |
唐 云 |
鐘沛成 |
侯文崎 |
三等獎 |
22 |
湖南城市學院 |
瞧一橋 |
翁林濱 |
黎春榮 |
謝???/span> |
肖 虹 |
三等獎 |
23 |
湖南科技學院 |
城南大橋 |
李 文 |
肖 輝 |
彭子堯 |
張賢才 |
三等獎 |
24 |
湖南理工學院 |
逐夢·橋 |
謝 鵬 |
彭敦洪 |
蔣 豐 |
王光輝 |
三等獎 |
25 |
湖南科技學院 |
南津渡大橋 |
李 雙 |
唐 琪 |
魏 娜 |
黃林華 何永紅 |
三等獎 |
26 |
湖南工業(yè)大學科技學院 |
“耐思”橋 |
張君敏 |
鄒 燕 |
于 陽 |
周友香 |
三等獎 |
27 |
湖南農業(yè)大學 |
黑鯊 |
陳 鵬 |
宋海波 |
鄧發(fā)坤 |
楊敬林 |
三等獎 |
28 |
湘潭大學 |
竹短情長 |
楊 玲 |
夏棟文 |
盧章敏 |
張旭輝 |
三等獎 |
29 |
湖南科技大學瀟湘學院 |
獨樹一幟 |
程 浩 |
成潤政 |
王帥云 |
盧倍嶸 |
三等獎 |
30 |
湖南農業(yè)大學 |
羽翼橋 |
李 麟 |
張?zhí)K杭 |
姚欣辰 |
湯 峰 |
三等獎 |
31 |
南華大學船山學院 |
旺橋 |
宋良靈 |
莫 彪 |
張文弛 |
陶秋旺 |
三等獎 |
32 |
長沙學院 |
隨心 |
苑杏龍 |
沈夕茜 |
杜春雪 |
楊瑞珍 |
三等獎 |
33 |
湖南工業(yè)大學科技學院 |
架海金橋 |
易 翔 |
李瑞朋 |
黃 磊 |
周友香 |
三等獎 |
34 |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 |
小橋橋 |
肖 椰 |
殷旭輝 |
劉 盼 |
代 坤 丁雅博 |
三等獎 |
35 |
湖南農業(yè)大學 |
魚腹 |
張佳奇 |
蔡禮 |
鄧 懋 |
萬琳輝 |
三等獎 |
36 |
長沙學院 |
凌亂 |
鄧萬鈔 |
陳麗梅 |
王紹勇 |
趙志軍 |
三等獎 |
37 |
湖南理工學院 |
羚羊躍 |
羅 燦 |
龍治學 |
李希昌 |
彭楚才 |
三等獎 |
38 |
湖南大學 |
斯特底(steady)拱橋 |
吳 楷 |
黃 杉 |
李 政 |
周 云 |
三等獎 |
39 |
長沙理工大學 |
弛干橋 |
蔣 林 |
溫慧梅 |
馮展勇 |
付 果 |
最佳制作獎 |
40 |
湖南城市學院 |
吊百斤 |
傅 豪 |
湯 興 |
李冬葉 |
陳 強 肖 虹 |
創(chuàng)意美觀獎 |
41 |
湖南工學院 |
平凡之路 |
戴向東 |
董文博 |
祁海雯 |
于 磊 歐陽晶 |
創(chuàng)意美觀獎 |
42 |
湘潭大學興湘學院 |
歸路 |
付康軒 |
沈程鵬 |
肖 晶 |
涂佳黃 |
創(chuàng)意美觀獎 |
優(yōu)秀組織獎:長沙理工大學、南華大學、湖南文理學院、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工業(yè)大學、湖南工學院。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行業(yè)首次全國砌筑項目選拔賽落幕
長沙建校張君寶同學榮獲第一名
2018年5月7-9日,由中國建設教育協會主辦、長沙建筑工程學校(中建五局技工學校)承辦的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住房城鄉(xiāng)建設行業(yè)“超英杯”砌筑項目選拔賽在長沙建筑工程學校舉行。長沙建筑工程學校張君寶同學以84.53分從38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勇奪競賽第一名,獲得參加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全國選拔賽入場券。
競賽內容以世界技能大賽技術文件為基礎,參考相應國家職業(yè)標準三級(高級技能)要求,學習借鑒世界技能大賽命題方法和考核內容,并結合當前建筑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增加相關新知識、新技能、新技術、新理念等內容,分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兩部分進行。參賽者要用180塊磚,在7個半小時內砌筑一道1740毫米長×1260毫米高的清水墻,并在墻內嵌入“嵩山少林寺門樓”圖案,要求圖案突出墻面5-40毫米6個不同段數據,勾縫清潔5毫米,且清掃干凈。測評打分評判標準都精確到毫米級,根據打分點不同,每有1毫米誤差就扣除0.1-0.4分不等分數。
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鳳君專程從北京趕赴長沙指導賽事工作。在選拔賽閉幕式上,他闡述了舉辦賽事的重大意義。他指出:舉辦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住房城鄉(xiāng)建設行業(yè)選拔賽旨在進一步推廣世賽理念,弘揚工匠精神,貫徹落實“人才強國”、“人才興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推進住房城鄉(xiāng)建設行業(yè)人才隊伍建設,同時選拔出優(yōu)秀選手參加全國選拔賽。他強調,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不斷加快,人力資源能力建設要求不斷提高。大力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培養(yǎng)造就一大批高技能人才,穩(wěn)步提升建筑工人的整體素質,是建筑業(yè)轉型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中國建設教育協會作為本次選拔賽組委會秘書處,他希望通過競賽,進一步激發(fā)廣大住建行業(yè)技能人才鉆研業(yè)務、提高技能、愛崗敬業(yè)的熱情,激發(fā)全行業(yè)更加尊重技能人才、更加重視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吸引帶動更多的青年工人走技能成才之路。
角逐本屆賽事的38名參賽選手分別來自全國各地的19個代表隊,參賽選手均在21周歲以下。按照參賽人數的10%、20%、30%設立一二三等獎,并由競賽組委會頒發(fā)榮譽證書。
據悉,本次競賽由住房城鄉(xiāng)建設行業(yè)主辦,中國建設教育協會承辦,中建五局技工學校(長沙建筑工程學校)承辦。
※協會活動※
我會第十一屆優(yōu)秀論文評選活動圓滿結束
日前,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第十一屆優(yōu)秀論文評選活動已圓滿結束。據悉,本次評選活動各專業(yè)委員會共推薦了40篇論文參加評選,經專家評定和網上公示,評出一等獎4篇、二等獎8篇、三等獎12篇。獲獎名單如下:
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第11屆優(yōu)秀論文評選結果
序號 |
論文題目 |
作者 |
單位 |
獲獎 等級 |
1 |
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探究 |
賀迅 熊 妍 |
湖南大學 |
一等獎 |
2 |
淺談寧鄉(xiāng)水司企業(yè)文化建設 |
王亞輝 |
長沙(中國水務)有限公司 |
|
3 |
新時期土建類高職院校特色專業(yè)群建設的探索 |
尹華丁 |
湖南城建職業(yè)技術學院 |
|
4 |
提升建筑施工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質量的策略研究 |
黎 歡 |
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
|
5 |
淺析高校理工科類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與途徑的理論探究 |
馬曉倩 |
湖南大學 |
二等獎 |
6 |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員的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 |
楊錦滔、 林義朗 |
湖南大學 |
|
7 |
建筑施工企業(yè)推廣BIM技術的對策研究 |
賀龍喜、宋 娟、 楊期柱、劉聰聰 |
邵陽學院 |
|
8 |
高職學生網絡依賴及干預措施研究 |
魏鴻浩 |
湖南城建職業(yè)技術學院 |
|
9 |
新媒體環(huán)境下學生意識形態(tài)教育機遇、挑戰(zhàn)及路徑創(chuàng)新 |
陳為化 |
湖南城建職業(yè)技術學院 |
|
10 |
技工學生德育課堂興趣缺失的原因與提高教學實效性的對策 |
陳善朝 |
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 |
|
11 |
依法治教視域下高職頂崗實習企業(yè)用工風險防范研究 |
項 林 |
長沙南方職業(yè)學院 |
|
12 |
建筑施工特種作業(yè)人員培訓考核工作的思考 |
吳志林、劉廣宇 |
長沙市成誠工程機械租賃有限公司 長沙市中等城鄉(xiāng)建設職業(yè)技術學校 |
|
13 |
音樂教育在非音樂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中的重要性探究 |
蔣 宇、馬曉倩 |
湖南大學 |
三等獎 |
14 |
當代青年如何在歷史虛無主義中堅定“四個自信” |
彭薪羽、 李宗潔 |
湖南大學 |
|
15 |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 |
田文婷、黃 海 |
湖南大學 |
|
16 |
高校輔導員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關鍵作用 |
賀 迅 劉清欽 |
湖南大學 |
|
17 |
關于寧鄉(xiāng)城鄉(xiāng)供水一體化的幾點思考 |
陳 輝 |
長沙(中國水務)有限公司 |
|
18 |
從“魯班文化”看建筑類高校學子工匠精神的培育 |
王 燕 |
湖南城建職業(yè)技術學院 |
|
19 |
高職院校低碳教育實踐路徑探析 |
王 薇 |
湖南城建職業(yè)技術學院 |
|
20 |
扎實推進我院“大思政”工作體系建設的思考 |
袁軒宇 |
湖南城建職業(yè)技術學院 |
|
21 |
提高職業(yè)院校貧困生就業(yè)競爭力的對策探析 |
陳為峰 |
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 |
|
22 |
別讓城際鐵路“沉寂” |
廖亞莎 |
長沙南方職業(yè)學院 |
|
23 |
建設行業(yè)企業(yè)人才培養(yǎng)事前管控體系構建 |
桂茲軍、 何 平 |
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
(湘建人協)
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
2018年3月27日上午,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秘書處員工在初春溫暖陽光下又一次走進長沙市雨花區(qū)社會福利中心探望慰問孤寡殘障老人。協會員工和福利院工作人員一起把協會帶來的愛心物資一份份送到每一位孤寡殘障老人手中,和他們說上一番話,通過這樣的方式把溫暖、關愛送到每一位老人心中。使他們時時處處都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據悉,今年已經是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連續(xù)4年對雨花區(qū)社會福利中心的孤寡殘障老人開展的獻愛心、送溫暖活動了。這讓福利中心老人們感受到慰藉的同時也彰顯了協會認真履行了社會責任。
(通訊員 陳英)
※裝配式建筑人員培訓※
我會聯合遠大住工主辦的第四期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專業(yè)技術人員培訓班圓滿結業(yè)
我會聯合遠大住工主辦的第四期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專業(yè)技術人員培訓班于2018年4月20日圓滿結業(yè)。
此期培訓為期5天。參培學員137人,除我省建筑施工專業(yè)技術人員外,還吸引了北京、甘肅、貴州、西安、四川、江蘇、上海、江西等省市施工企業(yè)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參與。
此次培訓課程涵蓋裝配式建筑概論、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設計與施工策劃、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主體施工技術、裝配式建筑防水施工、整體浴室安裝、預制裝配式建筑質量控制等,特邀遠大住工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GB/T51231-2016>)的編寫專家和富有裝配式建筑施工經驗的專家授課。在培訓期間,還組織學員現場觀摩和實地參觀了遠大住工麓谷二期生產制造基地、在建洋湖藍天保障房三期等工業(yè)化示范項目。
為更好的保證培訓效果,此期培訓班在前三期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專業(yè)技術人員培訓班的基礎上對硬件和軟件設施進行了進一步的提升。會場增設了LED液晶顯示屏和兩臺移動投影儀,真正做到會場內讓視覺和聽覺達到最佳。軟件方面對學員免費推出[云裝配]手機APP。[云裝配]囊括高層建筑及綜合管廊兩大類別,可以幫助學員利用課間時間系統學習預制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技術相關知識;快速查找裝配式施工通用問題處理方案;針對不同地區(qū)、項目、施工階段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供包括圖文咨詢、在線咨詢、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的技術服務。
(湘建人協)
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舉辦
湖南省裝配式建筑人才培育師資隊伍高級研修班
2018年5月21日—25日,湖南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舉辦了湖南省裝配式建筑人才培育師資隊伍高級研修班。
主辦此次研修班,得到了省人社廳、省住建廳、省財政廳的大力支持。省人社廳專技處處長李日新、副處長李謙、科長龍濤,省住建廳人教處處長陳宏、副處長曾錚、副調研員張建明,省住建廳科技處裝配辦副主任歐陽仲賢等出席了5月21日舉辦的開班典禮。
在開班典禮上,陳宏處長就辦好本期培訓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希望。一是充分認識重要性,把握發(fā)展新航向;二是抓住機遇補短板 追趕超越求突破;三是增強歷史使用感,認真學習強弱項。李日新處長在講話中強調要提升對裝配式建筑人才培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認識,希望參培人員通過培訓更新知識、補充知識、拓展能力、提升能力。
此期培訓為期5天,課程涵蓋裝配式建筑發(fā)展概況、相關政策及人才需求;裝配式建筑設計與拆分設計,BIM技術應用,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筑技術標準GB/T51231-2016解讀;裝配式混凝土預制構件制作與運輸;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裝配式建筑造價、招投標及預決算報價與對策;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檢測與驗收等。聘請了我省在裝配式建筑方面有深度研究的六名專家教授為學員授課。他們是來自湖南大學的易偉建教授、唐昌輝教授,遠大住工建筑設計院何磊院長,省建筑設計院建研院李鳳武副院長,省定額站胡再祥總經濟師,遠大住工工程部李海波部長。此次培訓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組織學員到遠大住工裝配式建筑PC生產工廠和裝配式建筑項目現場觀摩、并組織了裝配式建筑教學經驗交流。
此次有來自我省25所職業(yè)院校,57名具備有副高以上專業(yè)技術職稱的專業(yè)人員參加了培訓,其中不泛博士、教授,是建筑職業(yè)教育一線的學術帶頭人和技術骨干。經考核,57人全部獲得全國裝配式建筑人才教育聯盟監(jiān)制的“裝配式建筑從業(yè)人員培訓合格證書”。
(通訊員 熊麗娟)
地址:長沙市雨花區(qū)高升路268號和馨佳園5棟202室 電話:0731-88950526 傳 真:0731-89676270 郵編:410116 電子郵箱:532157270@qq.com |
報: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相關司處、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兄弟省市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廳人教(科技)處、本省住建廳及相關廳局 送:各市州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部分兄弟省市建設教育(人力資源)協會(培訓中心)、省建設人力資源協會各團體會員 |